多学一门外语,多看一种世界

100000+学员的共同选择,与现代教育为伴,看未来有什么不一样!

日本的文字(三)

假名的形成

  古代日本只有自己的语言,没有自己的文字。汉文汉字传入日本(据传在三世纪前后传入日本)以后,日本人开始使用汉字来记载本民族的语言。但是记载日本固有语言的汉字,只表示日语的发音,而不保留汉字的原意,因此这种文字只是一种假借的文字,故而称之为“假名”。其中又包含“音假名”和“训假名”两种。音假名如:也麻(やま===,可波かわ===川;

训假名如:八間跡(やまと)===大和,夏樫(なつかし)===懐かし。

后人又称这种假名为“万叶假名”(万(まん)葉(よう)仮(か)名(な)),是因为这种假名在《万叶集》中使用最为频繁而且规定最为严谨的缘故。后来,日本又在万叶假名的基础上创造了“片假名”かたかな“平假名(ひらがな)”。片假名基本上是利用正楷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出来的,平假名是利用草体汉字简化而成的。

 

送假名(送(おく)仮名(がな)

    一个汉字全用汉字书写或者全用假名书写的时候,不存在送假名的问题。但使用汉字和假名结合起来书写一个单词的时候,写在汉字后面的假名叫做“送假名”。

    这样就产生了什么地方使用汉字,什么地方使用假名的问题。比如「あかるい」这个词,历史上可以找到「明るい」、「明い」「明かるい」三种写法。送假名是我们在学习日语时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。

 

振假名振(ふ)仮名(がな)

由于汉字的多义性,出现在日语中的汉字就有种种不同的读法。譬如“空”作“天空”时读作“そら”,作“空虚、没有”时读作“から”所以为了阅读的方便,往往在汉字旁边注上读音假名,这就是“振假名”。

 

 

 


微信公众号